我的一位媒体朋友,两年前辞职去做了一个公司,专门做微博**,生意出人意料的多。他本来是一个IT圈的记者,但是他接到的客户五花八门,既有国有企业的地方分支机构,也有网络公司的地方分站。每个客户的月费并不高,2万的,3万的都有,这个价格体系也是这种食物链末端做执行的小外包公司比较标准的行情价。
但是,对于他的小公司来说,美编可以共用,策划可以共用,文案可以共用。用他的话来说,“官博这个东西,看着行业差很多,但其实还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类似的活动可以推给每一个客户,同类的文案稍微改改还可以通发很多官博”。所以,尽管他作为食物链的*底层,但他公司的收益却不低。
*后,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这些客户,都是来自于大**公司或者广告公司的外包。显然,*大的蛋糕已经被切走了,但和他一样的很多个做执行的微博外包公司却依然*的盆满钵满。他们都是食物链上的赢家。
说到底,在官博外包的食物链上,花*的企业成了*大的输家,而**的**公司和外包公司却成了吸附其上的寄生虫式的赢家。其乐融融的背后,决定企业败局的关键是企业的心态。说白了,从众心理的作祟,和外部虚浮的营销环境逼迫着企业一步步的走出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