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可以制作面食的粮食作物就有小麦、高粱、黍米、荞麦、莜麦、小米等多种,因为食材口感多有不同,人们为了改善口感,也是想尽了办法。包皮面,就是其中一种。包皮面主要流行于晋中、吕梁、忻州一带,也叫夹心面、金裹银,是用两种面粉一起做的一道面。
包皮面的做法,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面粉,一种面包裹另一种面,切成面条,达到夹心的效果。从北向南,忻州、原平一带,喜欢吃“荞面包皮”、“红面包皮”和“玉米面包皮”,到了孝义、平遥、介休、汾阳、祁县一带,又常吃“红面包皮”,而阳泉、盂县、平定县一带常吃“玉米面包皮”。
关于包皮面的来源,相传有一家婆媳,婆婆经常难为媳妇,有一次,婆婆让儿媳妇用白面、豆面两种面擀面条,既不能提前将两种面混合掺在一起,有要吃到嘴里均匀。聪明的儿媳妇没有被难住,就做成了这道一种面包裹另一种面的包皮面。
所以,此包皮,非彼包皮,你要是想歪了,就吃不下去了。 包皮面种类繁多,小麦面包裹红高粱面制作,外白内红,叫做红面包皮面;包裹荞麦面做成夹心的叫做荞麦包皮面;包裹玉米面做成夹心的叫做玉面包皮面。因为以前缺少小麦白面,。
又要吃得好,劳动者就发挥**力,吃的巧,也吃得好,还节约了白面,过日子真心不容易啊。除了面条本身,包皮面的浇头更重要,荤素汤卤做汤头盖浇面食用,吃的时候放上葱、姜、蒜、香菜调味,颜色透亮好看,十分的美味。